叶面积的大小是植物产量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,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载体,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控制和把握,对于不同密度、施肥量或者是播种时期的变化都会引起花生产量的变化。应用叶面积测量仪测定叶片面积的大小,做好以上工作使得花生绿叶进行适合的光合作用。 叶面积指数随生育进程呈抛物线变化,苗期发展缓慢,开花下针期以后发展加快,到结荚期达到高峰,以后缓慢下降。不同施肥水平间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,处理植株生长缓慢,发育迟缓,叶面积指数较小的问题,处理由于施肥量较大,虽然田间叶面积指数较大,但由于叶片相互郁闭,不通风,不透光,因而出现功能叶片过早衰落而影响产量。 研究表明,植物密度过大或过小对合理叶面积指数动态发展不利。密度为16.5万株/hm2时,叶面积指数最高为4.25,未能充分利用光能,群体产量低;当密度为19.5万株/hm2时,叶面积测量仪测定计算高叶面积指数为5.96,且能保持较长时间,能充分利用光能,通风透光良好,产量高。 密度过大遮荫严重,导致下部叶片过早衰落的结果,对不同的播种期,叶面积测定仪每个时期的测量值具有一定的差距,同时随着播期的时间的推迟,叶面积指数自然也会跟着降低,但是成熟时随播期的推迟反而会越来越大,因为成熟时期花生的叶片已经基本上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,叶面积会逐渐的减少。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hexueyiqi.com/yiqi/620.html